佛山陶瓷网手机版首页
佛山瓷砖陶瓷网总站
城市建设首页

【城市建设】南海有一群改善城市环境的“海绵宝宝”

chengshijianshe】2018-4-19发表: 南海有一群改善城市环境的“海绵宝宝”
在佛山南海,有这样一群“海绵宝宝”:它们有着强大的蓄水能力,在下倾盆大雨时可实现“自动调节”,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城市内涝情况发生。它们形态多样,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环境是它们的样貌,绿色屋

    南海有一群改善城市环境的“海绵宝宝”

在佛山南海,有这样一群“海绵宝宝”:它们有着强大的蓄水能力,在下倾盆大雨时可实现“自动调节”,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城市内涝情况发生。它们形态多样,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环境是它们的样貌,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透水路面等城市设施也是它们的化身。

这些“海绵宝宝”,我们称之为“海绵体”。而常出现在人们口中的“海绵城市”,正是由无数个海绵体组成。

2015年,南海区启动建设海绵城市,成立佛山市南海区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南海区海绵办”)。随后两年间,南海陆续出台相关政策、规划,加快海绵城市建设

至今,南海区重点区域内20个项目已全面开工,已建起文翰湖公园、三山科创中心等大型海绵体。预计2020年,南海将建成逾15平方公里海绵达标区。

早在2012年成立之初,三山科创中心就已融入海绵体建设理念,前后投入过千万元进行海绵体的建设。

为什么要建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一种城市发展理念,旨在减小城市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换言之,就是城市像海绵一样,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在下雨时蓄水、渗水、净水,以缓解城市水环境、水安全等问题。

南海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

先来一段科普。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山林、农田、湖泊等自然生态环境被改造成了水泥、大理石、沥青等地面,导致下雨时地面上的灰尘、垃圾等污染物都跟随雨水直接进入水体,造成城市水环境污染。同时,由于地表失去了原有植被,导致雨水滞纳且无法下渗,进而快速直排河涌,由此加大了城市排水管网的负担,增加了内涝压力。

海绵体能在下雨时滞纳、下渗、过滤雨水,可削减降雨时的峰值流量,去除入河雨水中的污染物,能有效改善城市水环境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内涝状况。

建设海绵城市,成为南海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发展品质的重要抓手。海绵城市的建设需注重连片开发,要在城市全范围将公园绿地、各类建筑、道路广场等几大类型设施都逐步海绵化,形成连片效应,打造更宜居的生活环境。

文翰湖公园不仅将海绵体功能与城市滨水风光有机结合,更带动附近海绵体的建设。

忙碌的海绵办

为加快建设海绵城市,2015年12月,南海区海绵办正式成立,设在南海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水务)。2016年4月起,南海区各镇、街相继成立镇(街道)级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机构。全区初步搭建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平台,建立了联络员制度。

2016年以来,密集召开工作例会、实地走访调研成为南海区海绵办的工作日常:2016年1月,南海区海绵办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全区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会议。2月,南海区海绵办到三山新城调研,要求桂城街道建立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区域项目库。4月,南海区海绵办要求各镇(街道)摸查2016年新建(改、扩建)项目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情况,初步建立2016年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

同期,佛山市、南海区出台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政策文件,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近、远期目标。

2017年,南海区出台《南海区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南海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等,稳步推进各类海绵城市建设实施工作。此外,南海区进一步对各个政府部门进行了任务分工,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责。

为促进海绵城市水环境与水资源方面的建设,南海区海绵办与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携手挂牌成立佛山市南海区海绵城市水环境与水资源产业基地,同时建立了南海区海绵城市水环境治理及水资源利用科研小组,开展海绵城市水环境及水资源方面的相关研究工作。

充满异域风情的佛罗伦萨小镇是南海区海绵城市的重要载体。

20个重点建设项目全面开工

在机构和政策的护航下,南海三山新城是最早启动建设海绵城市的区域之一。

早在2015年底,三山新城(魁奇路以北片区)被列入佛山市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区域,率先启动并带动南海区海绵城市建设。

2017年,南海区将三山新城(魁奇路以南片区)及狮山镇佛山西站片区划定为区级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区域,重点建设项目为20个,涵盖建筑与小区、道路、公园与绿地及广场、水务四大类。佛罗伦萨小镇、文瀚湖公园、三山科创中心均在其中。

如今,佛罗伦萨小镇室外道路、下沉式广场透水铺装率超过80%,不仅将雨水就地消纳,同时可吸收地面扬尘,实现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文瀚湖公园是目前三山新城最大的海绵体,不仅将海绵体功能与城市滨水风光有机结合,更带动附近海绵体的建设。三山科创中心投入过千万元做了楼顶绿化,建筑的垂直绿化,广场的透水砖和滴灌、喷灌等,已成为中水回用的隐形水库。2017年,南海区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区域未发现内涝点。

文瀚湖公园是目前三山最大的海绵体,湖面面积达105亩。

根据目标要求,南海区至2020年要建成不小于15平方公里的海绵达标区,到2030年力争不少于80%的城市建成区达到要求。

南海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水务)相关负责人介绍,下阶段,南海区将按照既定目标继续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链接

南海区重点海绵宝宝大扫描

①三山最大的海绵体——文瀚湖

文瀚湖公园是目前三山最大的海绵体,湖面面积达105亩。内江外湖,一堤双景的文瀚湖公园不仅将海绵体功能与城市滨水风光有机结合,更带动了附近海绵体的建设。

目前,文瀚湖公园一期已建成,主要景观有阳光海滩、飞文广场、飞文桥等九个。公园一期可调蓄水量12万立方,最终建成后公园调蓄水量将达20万立方。

相关负责人透露,当下大雨时,内河涌水位较高,可以通过打开节制闸,将内河涌的水引入文瀚湖里进行调蓄。

文翰湖公园正进行第三期建设,将在一堤双景的基础上,以野趣入园,文化兴园,沿滨水、广场、园路等布置雨水花园,多处设有生态护岸, 选择本地自然形态的灌草植被,真正达到自然、文化和海绵建设和谐融合,连片效应正在形成。

②大量应用海绵设计——佛罗伦萨小镇

意大利建筑风格,充满异域风情的佛罗伦萨小镇是购物达人的天堂。鲜为人知的是,这里也是南海区海绵城市的重要载体。

佛罗伦萨小镇相关负责人说,由于考虑到小镇内街设计为长条形的结构,排水量短期会很大,加上人流较为密集,所以建设时考虑到环境美观等因素,将排水沟设计为对称结构,相比传统的排水沟更为美观,几乎见不到雨水口。

事实上,这种沟叫做线性排水沟,比起传统的排水系统不仅更美观,还更利于排水,同时可对收集的雨水重复利用。除了将大部分雨水排走外,所需的灌溉用水经过收集,可在一定程度上省去灌溉用的水费。

此外,小镇内还拥有大量的海绵设计:室外道路、下沉式广场超过80%采用透水铺装设计,不仅将雨水就地消纳,达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效果,吸收了地面扬尘,夏天比常规路面更凉爽,有效地缓解了热岛效应,实现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

③投入超千万元建设海绵体——三山科创中心

早在2012年成立之初,三山科创中心就已融入海绵体建设理念,前后投入过千万元进行海绵体的建设。

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山科创中心在海绵体建设方面主要做了楼顶绿化,建筑的垂直绿化,广场的透水砖和滴灌和喷灌等。楼顶和周边环境变好了,夏天室内温度不会太高,在这里工作的白领真真实实感受到海绵体建设带来的好处。

此外,利用中水回用系统,不仅可减少污水对环境的破坏,还可以对废水和雨水进行利用,大大节约成本。

2017年,继此前划定为佛山市重点区域的三山新城北片区,南海区又将三山新城南片区及狮山镇佛山西站片划定为区级海绵体城市重点区域。

南方+

李欣 龚晶 张琼

南海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

瓷砖相关 中小城市 深圳城市建筑公司 ,本资讯的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建设城市环境201南海区改善宝宝

(【chengshijianshe】更新:2018/4/19 19:12:07)
三山新城。佛山日报航拍团影友高波摄佛山日报记者吴蓉通讯员张琼报道:记者昨日从南海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了解到,南海区两大区级海绵体城市重点区域——三山新城及狮山镇佛山西站片内20个项目已全面开工 >>
苏州再添一块海绵绿地。记者从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堤防加固项目将引入海绵城市建设标准,今后的设计将严格落实《苏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相关要求,海绵城市建设内容 >>
最新资讯  优势批发  最新供求  
 
返回上一页    回顶部    回首页